
会议费和差旅费管理办法——问题解读
《会议费和差旅费管理办法》若干问题解答
学校按照中办发【2016】50号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新制定了学校会议费和差旅费管理办法,并于9月1日起执行。对会议费和差旅费管理办法涉及的有关问题解答如下。
一、学校国内会议有无分类?
学校国内会议分为国内科研会议和国内其他会议。国内科研会议是指由科研经费支持的会议,国内其他会议是指由学校其他经费支持的会议
二、如何界定科研经费与其他经费?
科研经费是指竞争性获得科研项目的经费,包括纵向课题、横向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百人计划、千人计划、新世纪人才专项、学术带头人专项、留学回国人员专项、博士后经费、长江学者经费等。其他经费是指校内预算经费(含学院(中心)创收经费、学位分成经费)、捐赠收入、其他专项经费等。
三、国内会议如何审批?
(一)国内科研会议审批。参会人数不超过150人国内科研会议,仅需项目负责人审批,无需本单位负责人审批,参会
人数达150人及以上报分管(联系)校领导审批。
(二)国内其他会议审批。国内其他会议由本单位负责人审批,会议审批表中“单位负责人审批意见”一栏加盖单位公章。参会人数达150人及以上报分管(联系)校领导审批。
四、国内会议次数、天数、人数、报到和离开时间有哪些规定?
(一)国内科研会议由科研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会议实际工作需要自行确定会议次数、天数、人数、报到和离开时间,学校不作任何限制。
(二)国内其他会议会期一般不得超过2天,参会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150人,会议服务工作人员控制在会议代表人数的 10%以内,会议报到和离开时间合计不得超过2天。
五、举办国内会议地点有哪些规定?
(一)应优先选择在学校内部会议室、宾馆、招待所、学生活动中心等召开会议。
(二)如校内不具备召开会议条件时,可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本地宾馆(饭店)或中央、地方政府采购定点场所召开。
(三)确因工作需要到外地召开的国内科研会议,仅需项目负责人审批,无需本单位负责人和校领导审批。在外地召开的国内其他会议,须书面报分管(联系)校领导批准。
(四)不得到党中央、国务院明令禁止的风景名胜区(八达岭-十三陵、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五台山、太湖、普陀山、黄山、九华山、武夷山、庐山、泰山、嵩山、武当山、武陵源(张家界)、白云山、桂林漓江、三亚、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黄果树、西双版纳、华山等)召开会议。
六、国内会议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有哪些规定?
(一)会议费开支范围为会议住宿费、伙食费、其他费用(场地租金、会议期间交通费、文件印刷费、医药费等)。各项费用可调节使用,但不得超过综合定额标准。
(二)科研国内会议综合定额标准原则上不超过750元/人.天,特殊情况按规定审批。
(三)国内其他会议执行550元/人.天综合定额标准。
(四)不安排住宿的会议,综合定额按照扣除住宿费后的定额标准执行,住宿费不能调剂使用;不安排就餐的会议,综合定额按照扣除伙食费后的定额标准执行,伙食费不能调剂使用。
七、报销国内科研会议费有哪些要求?
在校外召开国内会议,召开地点原则上应选择具有会议经营范围的场所召开。
八、参会代表能否报销城市间交通费?
原则上参加会议的会议代表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由所在单位报销,对确因工作需要,邀请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参加会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可在差旅费等费用中列支,但不得发放伙食补助和市内交通费。
九、会议举办者根据工作需要,如何向邀请参会专家发放咨询费、讲课费和劳务费?
(一)国内科研会议给专家、学者发放的咨询费、讲课费及学术报告劳务费,在该科研经费项目预算内报销。
(二)国内其他会议发放咨询费、讲课费和劳务费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咨询费、讲课费和劳务费不得在会议费综合定额中列支。
十、确因工作需要委托其他单位代办会议有哪些规定?
(一)委托其他单位代办会议必须签定相关协议或合同。要求收款方和发票出票方一致。
(二)会议费在规定标准内报销。
十一、 使用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举办会议有哪些规定?
按与委托方签订的合同协议执行,合同协议中无明确约定的,按新办法执行。
十二、会议费开支必须注意的有哪些事项?
(一)不得预存、套取会议费设立“小金库”;
(二)不得组织会议代表旅游和与会议无关的参观;
(三)不得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
(四)不得以任何名义发放礼品和纪念品;
(五) 不得虚报会议人数、天数等手段骗取会议费的;
(六)不得违规扩大会议费开支范围,擅自提高会议费开支标准的;
(七)违规报销与会议无关费用的;
(八)其他注意事项。
十三、使用科研经费与其他经费因公出差差旅费有哪些区别?
使用科研经费与其他经费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等级和住宿费标准有一定区别。无论使用何类经费因公出差,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都是一个标准。
如副高级职称人员因公到北京出差,如差旅费是由科研经费支持的,该类人员住宿费标准每晚最高可以报700元,如差旅费是由其他经费支持的,该类人员教师住宿费标准每晚最高只能报500元。
如55岁及以上正高职称人员因公到北京出差,如差旅费是由科研经费支持的,该类人员可乘坐飞机头等舱。如差旅费是由其他经费支持的,该类人员只能乘坐飞机经济舱。
十四、使用科研经费报销差旅费有什么特殊要求?
使用科研经费报销往返交通费及住宿费,为切实核算标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需在预约报销单注明本人年龄、职称(是否二级教授)。
十五、因公出差差旅费包括哪些内容?
因公出差差旅费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十六、因公出差是否需要履行审批手续?
(一)一般人员使用科研经费出差,由项目负责人签批,项目负责人使用科研经费的出差由单位负责人签批。
(二)使用学校其他经费出差,由单位负责人签批。
十七、因公出差人员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有哪些规定?
( 一)使用科研经费因公出差人员应当按下表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
类型 | 交通工具
级别 | 火车(含高铁、动车、全列软席列车) | 轮船(不包括旅游船) | 飞机 | 其他交通工具(不包括出租小汽车) |
一类 | 1. 省部级(二级及以上管理人员); 2. 院士、文科杰出(资深)教授、相当于院士的人员; 3)二级教授、年龄55岁及以上正高职称人员。 | 火车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商务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 | 一等舱 | 头等舱 | 凭据报销 |
二类 | 1. 司局级 2. 其他高级职称人员、 五级及以上管理人员 | 火车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一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 | 二等舱 | 经济舱 | 凭据报销 |
三类 | 其余人员 | 火车硬席(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二等座 | 三等舱 | 经济舱 | 凭据报销 |
(二)使用其他经费因公出差人员执行学校原差旅费有关乘坐交通工具等级规定。
交通工具 级 别 | 火车(含高铁、动车、全列软席列车) | 轮船(不包括旅游船) | 飞机 | 其他交通工具(不包括出租小汽车) |
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 | 火车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商务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 | 一等舱 | 头等舱 | 凭据报销 |
司局级及相当职务人员 | 火车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一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 | 二等舱 | 经济舱 | 凭据报销 |
其他人员 | 火车硬席(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二等软座 | 三等舱 | 经济舱 | 凭据报销 |
备注:院士和相当于院士的教授,参照部级人员标准执行;教授等正高级职称人员及岗位工资在五级以上其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参照司局级人员标准执行;学生参与教学科研活动所发生的差旅费,参照其他人员标准执行。
十八、乘坐交通工具有哪些特殊规定?
(一) 符合第一类差旅费标准的出差人员,因行动不便或年龄在70岁及以上人员,需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审批后,随行一人可乘坐同等级交通工具。
(二)对于乘坐夕发朝至的全列软席火车,乘坐普通软席时,不受出差人员级别限制。
(三)学生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实习实践、社会调研活动所发生的差旅费标准,由科研项目负责人或单位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第三类出差人员(其余人员)差旅费标准。
十九、因公出差能否自驾车或租车?
(一)由科研经费支持的因公出差应优先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受地理环境和当地条件限制,确因工作需要,可选择自驾车或租车前往,自驾车出差安全责任自行承担。自驾车出差按照每公里1 元的标准报销油费,超支部分自理;自驾车过路过桥费据实报销,不予发放市内交通费。
(二)除科研经费外,使用学校其他
经费因公出差,不予报销自驾车费用,可根据会议通知或住宿费核定出差天数,如实发放伙食补助和市内交通费。
二十、租车有哪些要求?
租车需提供租车合同、协议或租车提供方无明细的情况下提供收款方盖章(或签字)的证明、车牌号、电话等。
二十一、因公出差住宿费有哪些规定?
(一)使用科研经费支持的因公出差,住宿费标准上限确定如下:
1.省部级(二级及以上管理人员)、院士、文科杰出(资深)教授、相当于院士的人员,出差住宿费标准上限为1200元/人·天;使用科研经费出差的二级教授、年龄55岁及以上正高职称人员出差住宿费标准上限为900元/人·天;
2.司局级、其他高级职称人员、五级及以上管理人员出差住宿费标准上限为700元/人·天;
3.其余人员出差住宿费标准上限为500元/人·天。
以上各类人员住宿费标准只规定了上限,报销住宿费不能超过上限额,住宿费标准上限额适用国内所有城市。
(二) 使用其他经费因公出差住宿费标准执行财政部现行有关规定。
二十二、参加其他单位举办的会议和培训等,举办方统一安排住宿且费用自理的,如何报销住宿费?
凭举办方出具的会议和培训通知等有效证明,据实报销住宿费。
二十三、 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需提供哪些资料才能据实报销城市间交通费,按规定标准发放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一)受邀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评审会、座谈会等,邀请方提供负担住宿费的有效证明。
(二)与其他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对方单位提供住宿并提供有效证明。
(三)开展野外调研、社会调查等工作,住在帐篷、农户、科研基地、农场、学生宿舍、教室等不收取住宿费或不能取得住宿费发票的,由出差人员写明情况(出具有住宿提供方签字及手印的证明、住址及电话等),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情况属实。
(四)其他实际发生住宿未能取得住宿费发票或住宿证明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须出差人写明情况(出具有住宿提供方签字及手印的证明、住址及电话等),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情况属实。
如无以上证明和说明,则只报销城市间交通费,不发放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二十四、 因公出差期间伙食补助费有哪些规定?
(一)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按自然天数包干发放。
(二)西藏、青海、新疆发放标准为120元/人·天以外,其余地区均为100元/人·天。
(三)提供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发票的,按自然天数报销伙食补助费。
(四)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能提供相应证明或说明的,按规定发放伙食补助费;不能提供相应证明或说明的,不发放伙食补助费。
(五)对于参加会议和培训,举办方承担伙食费用的,只发放在途期间的伙食补助费。
二十五、报销市内交通费有哪些规定?
(一) 市内交通费按出差自然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往返当天的市内交通费可凭票据实报销或选择领取当天的市内交通费。
(三)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能提供相应证明或说明的,按规定发放市内交通费;不能提供相应证明或说明的,不发放市内交通费。
二十六、成都市内七区(含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锦江区、成华区、高新区、温江区)因公办事交通费和误餐伙食补助有哪些规定?
(一)在成都市内七区因公办事只能凭当天票据据实报销市内交通费。不发放伙食补助费,市区因公办事超过半天的按50元/人·天发放误餐补助。
(二)成都市内七区因公办事需填写《西南财经大学教职工成都市区因公办事情况登记审批表》,在网上预约申报时,需在日常报销中预约申报。
二十七、因公出差时间超过30天,如何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一)因工作需要使用科研经费出差超过30天,依据实际出差天数按规定发放伙食补助和市内交通费。
(二)因工作需要使用其他经费出差超过30天,30天内按相应标准发放伙食补助和市内交通费;超过30天的按70元/人·天的标准包干发放市内交通和伙食补助费。
二十八、确因工作业务需要邀请专家开会或者调研,报销受邀人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咨询费或劳务费、伙食补助和市内交通费有哪些规定?
(一) 可按规定报销受邀人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咨询费或劳务费,使用科研经费发放的咨询费、讲课费及劳务费,发放标准按科研经费项目预算执行,使用其他经费发放的咨询费、讲课费及劳务费,发放标准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不能报销受邀人伙食补助和市内交通费。
二十九、出差期间,其他单位承担部分差旅费,未承担部分差旅费如何报销?
对于由接待单位承担部分差旅费用的,出差人员需提供接待单位的相关证明(或说明)后,方可报销余下的应报未报的费用。
三十、因公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出调研发生的差旅费,如何报销?
外出调研前应事先向项目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报告,经本人提供书面说明,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属实的,差旅费按规定予以报销。
三十一、差旅费开支必须注意的有哪些事项?
(一)不得虚报出差天数、人数等信息冒领差旅费;
(二)不得擅自扩大差旅费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
(三)差旅费已全部或部分由校外单位负担,不得重复报销差旅费;
(四)不得在差旅费中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三十二、9月1日前发生的会议费和差旅费如何报销?
报销9月1日之前的会议费、差旅费按新办法执行。
三十三、学校经费支付有哪些规定?
为了进一步减少现金支付,教职工因公办事可选择以下支付方式。
(一)使用公务卡支付,公务卡额度不足时,写明情况并由财务处负责人审批可以预借会议费、差旅费等费用。
(二)可以通过对公转账结算。
(三)可以使用个人银行卡支付。